新闻中心

林木生态 | 看不见的“碳”

发布时间:2022-11-29 来源:

3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林草兴则生态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是碳库,其内涵还包括保护现有森林碳库中的碳储存,通过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退化和防止毁林,以及强化森林生物质产品的可持续再循环利用,减少森林向大气的碳排放。充分发挥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

什么是碳和碳排放量

什么是碳?什么又是低碳呢?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碳还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等,这些同素异形体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石油化工、国防等领域。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公认的地球最大危机之一,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地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目前,社会正以每年100亿吨碳的速度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自然过程将难以跟上全球经济产生的温室气体泛滥的步伐,每家每户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

2018年,中国的总碳排放量约为10,313,460千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而世界总碳排放量约为34,041,046千吨。 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约为7.4吨,而世界人均碳排放量约为4.5吨。例如,家庭用电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也就是说,用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公斤二氧化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问题。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源于其具有固碳增汇功能,且陆地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成为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

让森林成为更优质的碳库,

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森林碳汇/固碳指的是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其强大的碳汇功能和作用,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森林碳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增加森林碳库和提升森林碳汇能力,除了尽可能地扩大森林面积外,重点需要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人为活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气候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背后的碳储存。

习近平总书记对森林“四库”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林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使命,也重新定义了中林集团承载国家林业产业发展重任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内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我国木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我国存在人多地少、缺林少绿,木材供应“总量不足、效率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结合我国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等工作,通过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着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解决我国森林资源安全面临的困境。

国家储备林,储备我们的未来

中林集团作为林业行业唯一央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调整战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速构建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国储林建设”为基石,厚植林业资产与林业碳汇本底资源;坚持以“固碳增汇”为目标,实现碳汇效益与产业效益的深度融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推动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战略双赢。

首先,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储备林,储备的不只是林木,储备的还是生态、美丽和幸福。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可以使林农获得多方收益,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我们坚守林业“主战场”,坚持以林“养农富农”,把低息、长期的政策性资金导入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大规模承接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让林农实现增收致富。 

其次,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国家储备林基地,提高木材生产效率,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立木储备,才能在保护好天然林的同时,尽快增加国内木材供给,为实现木材安全奠定基础。坚持“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协调配置全球森林资源保护国家木材安全,充分发挥沿江、沿边、沿海地区重点港口和木材产业城优势,积极打造涵盖森林资源开发、木材及林产品加工贸易、现代物流服务、协作配套加工的木材经营产业链,实现了一根原木从进口到成品的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全力做好林业一产稳产增效、二产稳链保供、三产稳消提质,当好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压舱石”。

最后,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还有利于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构建森林生态屏障,提升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提高乡村整体品质和面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促进林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生态空间由浅绿向深绿转变、绿色向美丽转变,加快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建设国家储备林的必要性

所谓国家储备林,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是集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为一体,融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于一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林集团始终坚持以“林”为本,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展现央企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带动力。

“双碳”战略领跑者:以木材多元化利用提升固碳、碳封存能力,推动装配式木结构产业发展,加强竹缠绕复合材料研发,发挥菌草“以草代木”的生态固碳功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绿色高质量发展,率先完成碳中和目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者:坚持向森林要粮食,通过整合人才、资本、技术、标准、品牌等相关要素,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立足自身实际建立生态产品认证体系,推动规模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提高初级生态产品供给者的价值获取,以品牌价值赋能生态产品高质量发展。

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领军者:全面推进“四个大规模”:大规模引入权益性资本、大规模引入稀缺性资源、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发展智慧林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商业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将科研成果运用到资源培育中,以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奋力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木材安全压舱石:坚持“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做好林业一产稳产增效、二产稳链保供、三产稳消提质,当好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压舱石”。   

中林集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引领生态产业发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使命,以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为战略目标,以科技和金融为支撑,围绕做“双碳”战略领跑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者、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领军者、木材安全压舱石战略定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国之大计,是党中央着眼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在对全面激活林业经济、社会、文化及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需要新担当新作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林集团在中央企业率先实现碳中和,走出了一条以厚植森林资源为本底,以碳汇经营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线,以助力“双碳”战略高质量实现为目标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