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中林集团:根植一颗“芯” 守好中国粮

发布时间:2023-05-18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小小的种子

连着“国之大者”

创新求变、攻坚克难、保护利用……

神州大地上

种业发展破土而出

蓬勃、茁壮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中林张掖金象种业
专心育好一粒“种”

中林金象种业是中国林业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种子公司。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安全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围绕玉米制种主业,强研发、重质量,不断培育让农民安心的“放心种”、让农民增产的“高产种”,扶助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研发体系建设
培育优质自有玉米品种

种子质量关乎农业生产的成败、丰歉,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中林金象种业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积极选育玉米高产稳产品种,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仅2022年,在种业的研发投入就达1500万元,2023年预计将达到2500万元。真金白银的投入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回报。截止目前,中林金象种业公司已获得审定玉米品种15个,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区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其中2022年国审品种【金象7201】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评为东华北中晚熟综合表现优良品种。

加强质量标准建设
建立金象种子更高质量标准

种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金象种业严格按照“体系标准”控制田间生产环节和种子加工质量指标,严格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部质量标准,每年为客户生产的种子质量和产量都明显高于当地其他种子公司(同品种)。河西走廊温度最高的时候正是事关种子质量关键环节的去雄去杂期,白天平均气温高达32度到38度。金象种业质检团队从早到晚穿梭于田间地头,每天行走二十公里是常态。他们严格检查制种田去杂去雄情况,一旦发现有露头、散粉的玉米珠,会第一时间告诉农户处理,有时候来不及通知,质检员便自己拿着镰刀去割除,确保授粉的单纯性和种子的纯正性。正是严格的质量标准与敬业的工作态度,保证了种子的高质量,让农户用得安心放心。

加强加工全过程管控
为种子安全保驾护航

为提高种子加工质量,不断加大对种子的科学管理力度,按照种子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亲本种子精选、包衣流程,引进先进精选机,高效去除杂粒、碎粒,确保加工出的种子达标。同时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亲本种子包衣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科学配比包衣剂,使种子包衣效果达到最佳。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让金象种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市场需求,金象种业适时组建营销团队,通过打造“四大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优质的金象种子送入千家万户。一是打造1+N客户推广体系。通过市场走访,深入客户终端调查与沟通,结合客户实情配置适合的品种分级营销网络体系。二是搭建产品精准定位体系。实施品种差异化定位、市场区域化定位、目标种植群体定位、品种目标市场定位、品种卖点精准提炼定位、区域市场产品营销措施定位,根据品种表现和客户需求,精准销售。三是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开通了400-9999-656免费服务电话,24小时接听客户及农户反馈的信息和需求,在线指导农户玉米种植技术,为各地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四是建立产品定价体系。通过严格的财务核算体系设计销售价格,在确保企业利润的前提下,让利于市场、让利于农民,确保农户以最合理的价格入手最优质的玉米种子,让“物美价廉”照进现实。

山东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
精心育好一条“鱼”

近日,走进山东中林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向池塘内的黄河鲤鱼亲本注射催产素,该环节是进行首批黄河鲤鱼人工繁育的关键一环。公司首次培育黄河鲤鱼鱼苗可达500万尾,这是中林东平湖在种质资源保护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黄河鲤鱼是生活在肥沃黄河水中的一种野生名贵鱼种,红尾金鳞是它与别的鱼种最明显的区别,在历史上曾作为皇家贡品,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诗经》描述黄河鲤鱼:“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清稗类抄》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而在民间,“无鲤不成席”的说法广为流传,鲤鱼成为了民间各种宴席不可缺少的美味;“鲤鱼跳龙门”更是形象表述出了黄河鲤鱼逆水而上的生活习性……大量史料、传说表明,黄河鲤鱼在北方深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文化底蕴深厚,名贯古今,堪称食之上品。

黄河鲤鱼的基因堪称黄河的“生态密码”,与黄河的水文环境相匹配,是经过成千上万年才形成的种质资源。正宗的黄河鲤鱼具有“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色彩艳丽,无土腥味”等特点,特别是在2001年6月,我国原农业部专门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黄河鲤鱼》(SC 1043-2001),为一条鱼而专门设立行业标准,该标准的颁布为大众辨认黄河鲤鱼提供了依据。

历史上,东平湖作为自然滞洪区时,因与黄河相通,每逢汛期都有大量的黄河鲤鱼进入东平湖内,人们在这一带捕捞的黄河鲤鱼特别多,而且肥大、鲜美。如今,由于黄河水流逐年变小以及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因素叠加,让黄河鲤鱼陷入了生存危机,黄河鲤鱼的产量也已大大减少了。

加强原生鱼苗抚育
维护湖水生态平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苗种是水产养殖的“芯片”。为保护东平湖原生鱼类,中林东平湖公司坚定中林集团新发展阶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积极落实当地政府建设“30万亩生态渔业”的规划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成立了东平湖原生鱼种抚育和复壮项目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东平湖原生鱼(包括青鱼、草鱼、乌鳢、鲤鱼、子陵虾虎鱼、鳑鲏,麦穗鱼等)进行保护性选种、繁育,为东平湖生态环境修复及鱼类资源恢复作出中林贡献。同时,公司启动黄河鲤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课题,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重点技术攻关,通过建立以营养强化和温度调控为主,催产素为辅的种鱼生殖调控体系,促使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性腺同期发育成熟,形成一套完整的东平湖黄河鲤鱼亲本引进、暂养、培育、供应的人工养殖模式,提高黄河鲤鱼的受精率、成活率。

此次黄河鲤鱼繁育的成功,一方面,向社会提供优良的黄河鲤鱼原种亲本和苗种,打造东平湖生态鱼品牌,提升渔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向东平湖增殖放流黄河鲤鱼原种,复壮东平湖黄河鲤鱼种群,对提高湖内原生鱼类种群丰度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安全事关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中林集团将严格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时代战略,心怀“国之大者”、重视科技赋能、实现种源可控,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让种业装上更多“中国芯”,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中国饭碗”端得更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种子屏障。

友情链接: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1988-2022 京ICP备11016249号 北京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网站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88-2022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16249号